张如山,男,中共党员,中小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1974年12月14日出生,1994年9月参加工作,先后在4所农村小学任教师、校长。2017年起任大宁县城关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担任校长29年来,他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追求,秉承“教好一个学生,幸福一个家庭;办好一所学校,造福一方百姓”的办学宗旨,坚持“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就是学校的奋斗目标”,把“爱心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教育,走出了独特的贫困山区兴学育人之路。他个人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20.12获山西省中小学名校长称号;2020.08获全国“中华魂”读书活动优秀辅导员奖;2018.12获全国十佳好校长称号;2014.09获山西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2014.09获临汾市名校长称号;2016.06获临汾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7.04获临汾市平安校园创建先进个人称号;2013.04获临汾市基础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6.06获临汾市星星火炬奖章。
一、为党育人,“爱心教育”温暖人心
他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把“爱心教育”融入教学实践当中,主张“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只有幸福的学生才能成为祖国的栋梁”。
同时,把教职工的冷暖放在心上,每年教师节和建党节,坚持慰问老教师、困难教职工及退休老党员。在学生及家庭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大集体的温暖。
二、为国育才,落实“双减”,全面发展
他全面落实好“双减”政策,组织各科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三梯次”设计,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同时制定了“五项管理十项举措”工作实施方案,开展“5加2课后服务,减轻了家长的负担。
为使学生全面发展,学校组建了30个社团,聘请校内外专业人士进行授课,培养了学生的兴趣、能力及创造力。他大力推行珠心算特色教学,极大地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学生屡次参加全国比赛,均名列前茅。
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他打造了百米阅读长廊,藏书达1万余册,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他大力倡导劳动教育并亲力亲为,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勤俭节约、爱惜粮食、感恩知报的优秀品质得以形成。
三、为校崛起,结对帮扶共同成长
在他的积极推动下,学校与县域内多所农村小学结对帮扶,把示范小学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到极致。
随后,学校又与临汾市一中第一附属学校、曲沃实验小学、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结对帮扶,汲取新的办学理念,提高办学品位。通过帮扶活动,加强了校际交流,增进了师生情谊,为孩子撑起一片广阔的蓝天。
四、以人为本,坚持“打卡”提升素质
为提高师生综合素质,他亲自参与和组织全校师生坚持每天阅读、学习强国和运动打卡,已坚持了五年之久,强国打卡最高分近十万。
师生每天坚持十分钟跳绳,“小胖墩”减少了67个。家校协同限制学生玩手机,使“小眼镜”现象逐年减少。此举愉悦了师生身心,强健了师生体魄,活跃了课余生活。
五、为师成长,注重教研提质增效
他经常深入课堂,参与听评课,倡导“结对子,同进步”,开展“青蓝工程”,注重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养,并提出“以教研活动为主线,以教师培训为抓手,以名师引领为示范,以全员赛讲为平台”的“四步教研法”。
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做到“提质减负”。另外,学校各科都开展了课题研究,研究成果斐然。张如山在太德创办了全县第一所留守儿童的寄宿制学校,学生由初期的31名增加到252名。他被孩子们亲切地称呼为“校长爸爸”。
担任城关小学校长期间,先后有1500余名大宁籍学生从外地返校就读,巩固了当地生源,减轻了家长负担。学校先后荣获“山西省最美诵读校园”“临汾市健康学校”“临汾市先进学校”“临汾市先进女职工组织”“临汾市少先队红旗大队”“临汾市名校”等殊荣,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闯出了一条山区特色的办学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