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指引下,一批批年轻教师正在三尺讲台上书写着新时代的教育故事。大宁县城关小学特岗教师杨敏就是其中的代表。从2020年赣南师范大学毕业,2022年加入大宁县城关小学成为特岗教师,到如今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这位95后青年教师用自己的实践诠释着教育的真谛与大爱。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大宁县城关小学校长张如山这样评价杨敏的教育实践:"她深深扎根在这片三晋沃土。两年来,她不仅注重知识传授,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在教育局"青蓝工程"的指导下,杨敏积极探索"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她的语文课堂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字里行间感悟人生哲理,在古今对话中汲取精神力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杨敏说。

面对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杨敏始终保持着开放创新的姿态。在教育局教研室专家的指导下,她积极探索互动式教学方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不是简单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是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深度学习。"教研室主任在一次教学研讨会上这样点评她的课堂。
在张如山校长看来,杨敏的教学特点在于:"她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让课堂既有知识的深度,又有思维的广度。这种教学方式很好地响应了'双减'政策,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校、家、社”协同发力。"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杨敏积极探索"大教育观"下的育人新路径。她与家长保持紧密合作,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创造有利环境。"杨老师特别注重家校沟通,定期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做法很好地回应了新时代家长对优质教育的期待。

在临汾市第二届“新华杯”“中华魂”(毛泽东崇高精神风范)演讲展示中,杨敏作为青年组获奖选手代表。她不仅自信地讲述中华文化故事,展现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在传承中华文化的过程中展现了新时代教师的担当。"

站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起点上,杨敏的成长故事映照出当代青年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张如山校长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像杨敏这样的年轻教师搭建更好的成长平台,引导他们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绽放光彩,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贡献。"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培养下,像杨敏这样的年轻教师正在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新时代教育的崭新篇章。他们的故事,诠释着教育的真谛,传递着教育的希望,为实现教育强国梦想注入着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