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流行一个词:三观。小学阶段即如人生形成正确三观的第一道大门,而班主任就是他们推开这道门见到的第一位人生导师,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在人的一生中能遇到一个让自己成长的人,是最大的幸运,让孩子们在小学阶段心智与能力健康生长就是我们的神圣使命。
我始终心怀一个信念,要倾尽自己所有,让孩子们享受到一流的教育。所以刚接手一年级学生的时候,我告诉他们:我们的班级好比一个家,老师就是你们的妈妈,就这样一句话立即拉近了我和孩子们之间的距离,消除了他们心里的一些陌生感,真的特别管用。
既然班级是个家,那就要有个家的样子。在他们入学之前我会用漂亮的美术字在教室的前后黑板上写着:祝你成为一名神气的小学生。并且安排好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入学后,我先带着他们熟悉教室里的卫生角、展示墙、植物角、公告栏、图书角。让他们先有一个班级意识,接下来的几天带着他们一起布置这些角落。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自己摆放卫生工具,拿来之前的作品张贴在墙壁上,端来了家里开得最美的那盆花,带上了最喜欢读的那本书……很快干净整洁,清爽温馨的教室氛围就有了,可爱的孩子们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快乐地拍着小手。大道无痕,在环境文化建设的同时,因为了孩子们的亲手参与,班级意识,团队意识,集体感,做最好的自己…..理念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在润物细无声中也悄悄植入了心田。
谁说小学的孩子们小,谁说小学的孩子什么也做不好,那是因为我们总是缺少信任,不敢放手,缺乏耐心,不愿等待。如果我们给到孩子机会,用最温情的眼光看着他们,最有力的语言鼓励他们,一定会有奇迹,他们真的什么都可以,而且会出乎意料。
从进入校门的第一天起,就严格执行一个原则: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刚开始,会有很多的状况发生,会很累,真的不如自己做,家里的小少爷,小公主会让你啼笑皆非,记得一定要坚持。当然也要有方法,最直接最简单的就是依靠班长和组长,4人一小组,一个小组长加副组长。12人一大组,一个大组长加副组长。班里设置一个大班长加副班长。还有最重要的一个法宝,就是成立家长委员会,与组长班长的安排同步相对应,取得家长的支持与理解,事半功倍。
接下来就是各种各样的活动,先小后大,循序渐进。在活动中仍然是自己安排计划,有问题小组商量,大组沟通,班级拍板,解决不了的,家长和班主任协调。记得我们的第一个活动是按照学校的要求出一期板报,主题是教师节。让学生独立完成可谓是天方夜谭,经过我们一起商量,我完成主题大字,他们在空白处签上自己的名字,祝贺教师节。用粉笔写字应该是孩子们第一次,歪歪扭扭,大大小小,写了一黑板,空白的地方他们还添上了抽象派的花花草草和白云小鸟。那时候学校是要评比打分的,我们班最后一名,那又怎样,我的孩子生长了,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活动中,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班级制度与灵魂一一贯穿。起初的辛苦焦虑自知,一年之后,会有进步,六年级的时候,我真的成了那个最温情与宁静的陪伴着,他们管理班级管理自己的能力已经超越了我,超越了所有人的想象。最让我欣慰的是,我的学生与我亲如家人。
教育的本质就是提升生命,而生命的提升最终依靠生命本身。我相信,解放学生的手和脑,让学生在付出中爱自己的班级自己的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与判断,面对问题有如流的决断,面对压力有优雅的表现,形成坚韧的品格和顽强的毅力,那这样的孩子享受的一定是一流的教育,他们将来无论做什么,都会很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