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名著是历史沉淀的经典。临汾九中为加强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字、推及名著书,本学期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通过加强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以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9月13日开展了“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读名著书”活动。临汾九中将责任落实到位,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活动方案,并对本次“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读名著书”活动进行了详细部署。
普通话是全国的通用语言。在校园内普及使用普通话,可以规范师生言行、提高师生文明、美化育人环境。为加快“推普”步伐,临汾九中进行了大力宣传,充分发挥国旗下讲话、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班会等媒介的作用,提升全体师生的普通话水平,推进全体师生的用语用字规范程度,增强全体师生的推普意识,临汾九中全体师生有责任有义务,让普通话成为校园主流语言,让普通话提升校园人文素质,让普通话促进校园文明建设。
汉字作为传承华夏文明的载体,以其独特的形态、深刻的内涵,享誉世界语林,这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正如余光中所说,“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文化的传承要以汉字为载体,汉字的传承要以书写为依据,我们每个人都是文化的传播者,作为一名初中生更有责任有义务书写好我们美丽的汉字。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规范书写,不写错别字是现阶段语文教学对学生规范书写的基本要求。”其实,这就是要求我们每一位书法教师(包括语文教师及其他学科的教师)都要承担起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的责任,都要培养起学生正确书写的良好品德习惯。临汾九中主张以语文课本为帖进行临摹,现行初中语文课本为标准的宋体字,方正、庄严,临摹课本对于学生来说简单易行好操作。每天中午(14:40-15:00)书法辅导教师准时进入指定班级,对学生进行端正态度、规范书写工具、纠正书写姿势等方面的书法指导。
名著在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孕育着智慧、积蓄着思想、展现着魅力。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为名著阅读”。名著阅读既可以增长知识,又可以发散思维还可以提高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它在学生的成长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新课程标准》也对初中生提出了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为了将阅读名著活动落到实处,临汾九中首先完善了阅读名著的环境布置,全校20个班级都在显眼位置悬挂了读书名言录、摆设了具有文化气息的图书柜,除此学校还开展了语文组《整本书阅读》方法指导活动,刘海仙、杜霞、鲁俊红三位语文教师具有针对性地对初一、初二、初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阅读方法指导,校长王华强还亲临现场聆听了讲座。每天活动时间(17:40-18:10)开始全校阅读名著,语文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并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积累、圈点勾画、做批注等活动。
临汾九中以开展“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读名著书”活动为契机,磨炼学生的意志、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这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青少年人文素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临汾九中还将继续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常抓不懈,将语言文字工作与提升整体办学水平进一步紧密结合,积极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临汾九中在校长王华强的带领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决心,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五个“新尧都”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