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6日至17日,忻州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王定平、苏高田,忻州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市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陈永平及部分中小学负责人等一行7人莅临尧都区,专题观摩学习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开展情况。临汾市关工委主任张作明,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王庚星、常务副主任贾成奎;尧都区关工委主任王闫根、副主任刘琳,区教体局关工委主任罗青姣;解放路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关工委主任刘芝鑫,平阳社区党支部书记杜林溢;临汾市解放路学校校长范晓峥,临汾新博学职业学校理事长任东升;市、区关工委办公室及区党群服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共计30余人参加观摩活动。
此次观摩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各地区对构建全社会协同育人格局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探索。
观摩期间,忻州市关工委及教育局领导一行深入尧都区党群服务中心、平阳社区、解放路学校及临汾新博学职业学校进行实地参观。通过现场察看、听取讲解、查阅资料、观看专题片等方式,全面了解了尧都区在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方面的创新探索与实践成果。
在平阳社区,观摩组重点考察了尧都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这一关键平台,积极打造连接学校、家庭与社区坚实纽带的做法。社区通过空间共享、活动共联、信息互通等方式,整合教育资源、社会力量和志愿服务,构建起多方参与、协同联动的育人工作体系。通过开设家长课堂、社区实践项目等特色载体,有效拓展了育人路径,增强了校家社之间的互动与信任,形成了共建共育的良好生态。
在解放路学校,观摩组详细了解了关工委深入校园一线,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引导家庭和社会力量协同育人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学校关工委充分发挥"五老"优势,将理想信念教育、传统文化传承与心理健康辅导有机融合,依托数字化平台建立"家校社"联动机制,广泛吸纳社会资源参与课后服务与实践育人,形成了"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多维互动的育人新格局。
在临汾新博学职业学校,观摩组参观了临汾市家长学校总校、区校家社协同育人指导中心成果展示厅,深入了解了该校在立德树人及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方面的探索实践。对该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红色革命文化,践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表示高度赞赏。
在座谈会上,忻州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王定平表示,此次临汾尧都之行深受触动、获益良多,既开阔了视野,也为下一步工作明确了方向。将把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的"临汾模式"与"尧都样板"宝贵经验带回忻州,继续坚持以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为中心,积极协调多部门力量,以更加务实的举措和扎实的行动,全力推动忻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尧都区关工委主任王闫根介绍,在区委组织部和临汾市关工委的有力领导下,尧都区关工委组织健全、保障到位,工作网络已实现全区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辖区学校的全面覆盖。家长学校的建立有效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促进了家庭和谐与社会文明,通过资源共享和机制联动,切实筑牢"校、家、社"协同纽带,持续健全共建共育的育人体系。
临汾市关工委主任张作明在总结讲话中提到,临汾市着力巩固学校、家庭与社会三大育人主阵地,做实做细各项协同工作,构建了"校家社"三位一体、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育人新格局。各方力量共同发力,形成有机互补、协同推进的良好态势。未来,临汾市期待与更多地区携手合作,强化跨部门联动,鼓励社会广泛参与,持续拓展协同育人的深度和广度,共同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此次观摩交流活动,既是对尧都区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成效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一次深化共识、凝聚合力的过程。为下一步持续健全协同育人机制、拓展育人路径、提升育人实效提供了重要借鉴和强劲动力。尧都区关工委将以此次观摩为契机,认真梳理、消化吸收相关建议,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做实平台,不断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共同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这次跨区域观摩交流体现了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理念新举措,为构建全社会协同育人的大格局提供了有益借鉴,必将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在新征程上实现更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