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临汾市特殊教育学校创客教室在市关工委、市教育局的关心和指导下正式开展。截止到现在,学校开设3D打印、创意木工、人工智能课程,学生兴趣十足,踊跃参与,成为我校教学工作的一大特色。自“少年硅谷”教育公益项目在学校开设以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根据残疾儿童生理特点,确定课程内容,设立兴趣小组,形成了“创客促进求知,知识发展兴趣”的良性循环。

一、领导重视,明确目标学创客教室开设以来,学校安排专门科室负责该项工作,派遣优秀青年教师外出学习相关知识技能。开设兴趣小组之初,老师动手操作,详细讲解创客教育发展背景以及课程学习技巧,为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兴趣方向。之后教师与学生一对一沟通,明确学习目标以及发展要求,充分做到以学生兴趣带动教育发展的目的。

二、建章立制,强化管理学校制定《创客教室管理办法》、《创客教室第二课堂教师值班制度》等。规章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强化管理,更能够促进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第二课堂的设立旨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勇于攀登的精神,因此,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制定针对性管理措施,循序渐进。此外,责任教师多鼓励学生进步,采取学生主动探索,教师辅助教学的指导方法,让学生增强自信心,更好开展活动。

三、确定责任,分工合作。创客教育的目标不仅仅在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科学文化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更在于促进学生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在兴趣小组建立之初,老师便明确责任,根据学生意愿确定学习重点。组长除日常学习工作,负责填写每次活动总结以及汇总大家疑难问题,安排学生轮流整理教学器材、打扫教室;组员明确自己学习目标,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学习,共同合作完成小组任务。这种模式的确立,不仅仅让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加,更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