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旅游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等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了贯彻落实市、省、中央关工委关于“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工作精神,翼城县关工委和唐兴镇城内村创办了“赵宝成烈士纪念馆”,引导青少年爱党、爱国、爱人民、珍惜幸福生活。10月18日下午,城内小学“传承红色基因 我们正在行动”活动在城内村开展的如火如荼。同学们听的认真,记的仔细,特别是在‘‘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雕塑前,面对毛泽东主席、赵宝成英烈等人挖井的雕塑,庄严宣誓…
时值2018年国庆之际,城内小学师生一行150余人踏上了传承红色基因的研学之路。第一站同学们来到了有着“德孝”文化教育基地之称的古城大舞台,在这里同学们通过观看古城宣传片,一起了解城内村的发展历史,认识并学习了古城的建筑艺术和文化韵味…
走出大舞台,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秩序井然地来到革命烈士赵宝成在城内村的故居,也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赵宝成烈士纪念馆。
1933年9月,毛泽东主席安排时任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总务厅厅长赵宝成,了解、动员、筹备、组织,在沙洲坝挖一口水井,解决了百姓祖祖辈辈饮用池塘水的问题,当地群众亲切的称它为“红井”,并在井旁立碑,“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以表达表对毛主席和红军的尊敬和怀念。同时,当地群众还流传着一句名言,“红井青泉水,情连赵宝成”。为了永远不忘毛主席的恩德,永世纪念赵宝成同志的功绩,将红井按1:1比例复制在家乡城内村赵宝成烈士纪念馆內。让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一代从中感悟老一辈革命家,对人民的深情厚谊,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增加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懂得饮水思源,知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赵宝成烈士永垂不朽
翼城县烈士纪念碑上第一个烈士的名字就是赵宝成。
赵宝成翼城县城内村人,祖籍山西省五寨县三岔村,系中共早期革命家,中华著名烈士。1902年出生,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中共山西省委组织部长,中共中央北方局、上海局机要交通员。1932年调赴中央苏区,初任工农通讯社副社长(实是党中央地下交通站),后经周恩来提名,毛泽东主席同意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总务厅厅长。1934年中央红军主力出动长征时,为了保证中央政府安全撤离苏区,组织安排赵宝成留守苏区担任中共兴国县委书记,不幸于1935年10月19日在江西铜钵山作战中壮烈牺牲,年仅33岁。
红都大管家
1931年11月7日,在瑞金叶坪开幕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了!这是一个崭新的中国工农兵及一切劳苦民众的政权。中央执行委员会下设的中央人民委员会,毛泽东当选这两个委员会的第一任主席,毛主席的称呼由此而来。 中央人民委员会初设九部、一局、一厅。有专司“大管家”之职的总务厅长由赵宝成担任,和毛主席同院办公。
红都大管家赵宝成留下六大建筑
1933年6月赵宝成受命主持建筑了中央苏区六大红色建筑:中央政府大礼堂、红军烈士纪念塔、红军烈士纪念亭、红军检阅台、公略亭、博生堡等。现已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标志性建筑和赵宝成留给红色中国的宝贵财富。
翼城县第一位女共产党员——石澹峰
赵宝成烈士夫人石澹峰,城内人,祖籍翼城县西阎镇石家,解放后跟随姐姐定居南梁镇东尹村。
石澹峰亦为中共早期革命家,1905年出生,其父亲城内小学(当时叫城关小学)杂役,她跟随父母在城内小学读书,以全校第一名毕业,被当时政府保送太原女师就读,结识新思想,投靠革命。
石澹峰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新学术研究会太原分会书记,上海中央局机要交通员,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总校)文化主任教员。
石澹峰丈夫赵宝成牺牲后,她继承烈士遗志,继续为党工作,先后5次逃出敌人魔掌,九死一生,一直从事抗日救亡工作,直至全国解放。建国后,在临汾师范从事思想政治工作,1969年3月10日因东尹村反标案迫害致死。5年后案破,还她清白。1982年平反昭雪!
革命自有后来人
赵宝成和石澹峰的儿子石毅
家仇国恨, 1947年秋,母送儿参军,石毅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朝鲜战争爆发,他踊跃报名奔赴朝鲜战场。他像父母一样能写、会唱、勤奋、好学,18岁就成为所在部队的宣传干事。他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山西、陕西、四川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
1958年部队转业分配在辽宁省丹东市,长期从事宣传文化、组织人事工作,虽于1992年从政协岗位离休,却一直离而不休!
1984 年,石毅创办了由新中国创建者之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习仲勋同志亲笔题写刊名、全国唯一的国际大16开本棋类杂志《棋友》,任社长兼总编辑。1987 年创立中国象棋函授学校和象棋学院,任校、院长。1988年创办棋友杯全国象棋大奖赛,任常设组委会主席,成功举办了20届、29次全国象棋大赛。2001年成立中国名人书画院,任院长。2008年创立山西省革命烈士研究会,任常务副会长。被誉为“中国红色书法家第一人”,“中国业余棋坛总司令”。如今虽已89岁高龄,却依然奋战在棋诗书画、社会公益第一线。
同学们听的认真,记的仔细,特别是在“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雕塑前,面对毛泽东主席、赵宝成英烈等人挖井的雕塑,庄严宣誓:
历史将革命的接力棒传给了我们,今天,站在高大毛主席和英烈塑像前,我们以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名义,庄严宣誓:我宣誓/我会永远听党话/继承先烈遗志/树立远大理想/奋发图强/刻苦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为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宣誓人:XXX
同学们表示要永远响应党的号召,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增加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实现‘’中国梦‘’刻苦学习,努力奋斗,把伟大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
接下来同学们来到关帝庙。关帝庙俗称小关帝庙,距离明清时期翼城县治所在地不远,与同一时期祭祀孔子的“文庙”南北呼应。这里作为翼城县博物馆的办公地点,馆藏文物高达2000多件。走进庙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春秋楼,因楼内塑有“武圣”关羽坐观《春秋》像而得名!在这里,通过工作人员的专业讲解,唐尧文化、枣园文化、晋文化、霸国文化和古县衙的历史及出土文物一览无余。尤其像风竹惊鹤图、镜心石,这些有代表性的历史文物让大家眼界大开…
参观完有着历史文物宝库之称的博物馆,我们随即来到关帝庙前广场,与之毗邻的便是木四牌坊,它是建于明洪武年间的一座科第坊,俗称木牌楼。这里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的建筑结构独特,集雕刻、绘画、匾额文辞和书法于一身,不仅象征科举及第、金榜题名,也给人以美的享受!
看完木牌楼,研学队伍浩浩荡荡继续向前行进,由南十字街心来到北十字街心,接下来大家看到的便是石四牌坊俗称石牌楼。木石两牌坊遥遥相望,同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一座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的监察御史牌坊,它记载了史学迁一生的从政经历,同时也成为了研究史学迁政治生涯以及明代巡按御史的第一手宝贵史料。不仅如此,它还向人们完美呈现了明清古建筑的镂空和浮雕艺术,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研学最后一站,同学们来到位于古城最东头的后土圣母庙,古城老百姓感念明朝万历皇帝的母亲也就是明朝孝定李太后(李娘娘,名叫李凤仙,翼城兴贤坊人,后因主持国事慧眼识才造福了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之为娘娘庙。大家通过墙上的重大事件画面和解说人员的讲解,了解了翼城城内的发展历史;观看我国大书法家赵孟頫的《裕公和尚道行碑》,欣赏了书法艺术;听老师讲解女娲的传说和火烧石龟的故事…
天色渐渐暗了,同学们学习的热情却丝毫没有消退!随着夜幕降临,今天的研学旅行暂时告一段落,“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是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的重大政治任务,翼城县关工委、翼城县唐兴镇城内村将进一步挖掘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对青少年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努力打造革命传统教育特色品牌,期待以后的每一次学习,都能带给青少年不一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