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5日,新学年开学在即,一份温暖的爱心再次传递。吉县政协常委、爱心人士刘一平将5000元助学金亲手送到贫困学子于倩倩手中,这是他连续多年资助这名品学兼优学生的又一次善举。县关工委主任陈榜立、常务副主任郝耀宗、副主任刘党生、刘吉贤、张立忠、牛守峰和于倩倩姑父李怀亮共同见证了这一感人时刻。
于倩倩的成长历程诠释了什么叫"自强不息"。这个2007年出生在吉县车城乡曹井村的女孩,幼年时连续失去四位亲人,如今与姑姑、姑父相依为命。然而,贫困没有压垮她求学的意志,社会各界的关爱让她在逆境中茁壮成长。2021年中考,她以611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山西师范大学实验中学;2024年高考,又以535分的成绩被山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吉县)地方优师专项师范生专业录取,为家乡培养师资人才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爱心的力量在于持续和传承。在县关工委陈榜立主任的牵线搭桥下,刘一平同志与于倩倩结成帮扶对子,从高中到大学,每年捐款5000元资助她完成学业。今年1月,为了给于倩倩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刘一平同志还特意赠送了价值4900余元的笔记本电脑。这种"结对帮扶、持续捐款、奉献爱心、助学圆梦"的善行义举,体现了一名政协委员的责任担当和社会大爱。
在座谈交流中,大家欣慰地了解到,一年来,于倩倩在山西师范大学老师的精心培育下,学业和思想品德都有很大进步。与会人员鼓励她要坚定理想信念,不负社会各界的殷切期望,刻苦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各项实践活动,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用自己的成长成才回报社会关爱,让青春在教书育人的奉献中绽放光彩。
这一感人事例折射出吉县深厚的教育情怀和浓厚的助学氛围。一个贫困学子的求学路,连接着政协委员的赤诚之心,见证着关工委“五老”的无私奉献,体现着全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正是这样的爱心接力,让更多寒门学子能够圆梦校园,也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培养了宝贵的人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