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前,怀揣着美丽的梦想,我踏上这条充满希望的阳光之旅。漫漫长路,一路走来,虽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但更多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就拿我带的这届毕业班学生来说吧!这帮孩子是我从一年级带上来的,整整六年酸甜苦辣,五味俱全。这六年来我哭过,笑过,累过抱怨过,甚至还想放弃过。
记得那是在二年级的时候,因为低年级孩子重在习惯的培养,所以习惯性的我早早就到教室里陪孩子们一起读书,直到响了上课铃大概十几分钟后,我们班有一个孩子仍和往常一样慢悠悠的走进了教室,当时我心想:这孩子这样下去可不行。于是我拿起手机就和家长打电话,目的是想知道原因,又想让家长明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接通电话后,我连忙说:“怎么孩子隔三差五的迟到呢?”话音还没落,万万没想到的是,迎来对方家长的训斥:“迟到了怎么啦?我娃不就是迟了一会吗?你要咋呢?……等等一些难听的话。”当时我懵了。“我能把你家娃咋呢?”一句脱口而出的话
使我那不争气的眼睛流下了委屈的泪。挂了电话的我哭着、抱怨着“下辈子打死也不当老师,苦苦经营着这片绿地,竟然得到家长的不解”。
但再抱怨眼前的课要上,于是我重新整理自己的情绪又回到了课堂,课堂上看着孩子那稚嫩的笔迹,听着孩子们那朗朗的读书声,我欣慰地笑了,仿佛刚才发生的事已经烟消云散。也许也就应了朋友对我的评价“太平洋的心――真宽”。
下课铃响了,我推开教室门,让我想不到的是那位家长竟然来了,等了我半节课。我礼貌地对他点点头,把他带进了办公室。原来,他认识到了自己言辞过激,对我不尊敬,所以专门过来道歉。我听完解释,心里一片释然,我相信,只要心怀教育,只要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那么一定会得到更多的支持。
将近六年里,孩子们每一句亲切的问候,每一次精彩的回答,每一次倾心的交流,又点然了我心中的激情,澎湃起我教育的梦想。我们师生相伴了一个个春秋,在朝朝夕夕中一起成长,我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懂事,一天天勤奋。12月31日下午我们一起度过最后一个元旦,孩子们在台上展现出自己六年来最美的瞬间,我热泪盈眶,这就是我用六年时光培育出来的最好收获,结束时我收到了一盒孩子们的来信,其中一张写道:老师,当你老了,走不动了,我会像待我母亲一样地给你养老。记得当时,我擦湿了几张纸巾。凑巧这封信正是五年前那个曾经因为屡屡迟到而被我打电话给他父亲的学生。我把他们当儿女,他们把我当母亲,这就是浓浓的师生情,母子情。
谁说教师是清贫的,不是,它是天底下最富有的职业,因为桃李满天下就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富,而我们,正是这巨大财富的创造者!
这就是我的梦想,这就是我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