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2日,蒲县克城镇党委召开"校家社"协同育人座谈会,县关工委、镇党委政府相关负责人及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商协同育人大计,为新时代青少年成长成才绘制发展蓝图。
座谈会上,克城镇党委书记张建伟主持会议,县关工委主任马爱萍、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张志勤、副主任邓泰平、校家社宣讲指导员刘队森、亢玉虎、克城中学政教处主任乔强、克城小学校长陈汉操,镇党委副书记、关工委主任屈强、镇党委组织委员袁宇彤、镇党委团委书记亢乐、镇党委妇联主任张力丹,以及经验丰富的“五老”代表等共同参与研讨。
会议围绕创建克城镇"五好"关工委,深入探讨"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实施路径和工作机制。"三方校家社,共谱育人章。县镇齐心力,余晖沐栋梁。"镇"五老"工作室协同育人指导员刘队森的即兴诗作,生动诠释了协同育人的深刻内涵。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开展"校家社"协同育人是新时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举措,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座谈会的一大亮点是来自克城镇中小学的四名学生进行的主题演讲。克城中学初二一班郝旭冉的《毛主席的泪与情》、初一180班贾子瑄的《一碗白米饭》,克城小学六三班任若曦的《毛泽东的传奇人生》、五三班刘窈辰的《泱泱华夏人,续写中华魂》,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的精神风貌和爱国情怀,用稚嫩而坚定的声音诠释着红色基因的传承和时代责任的担当。
县关工委主任马爱萍在讲话中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她指出,"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关键在于"协同",要盘活闲置资源,打造"五有"标准工作室,充分发挥"五老"在青少年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会议明确了下一步工作重点:充实和健全镇、村两级关工委领导班子,补充吸纳近期退休的"五老"干部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明确各级机构职责,完善制度建设,有计划地开展"中华魂"读书演讲活动、"法律进校园"、"书法进校园"等特色主题活动;协调家校社关系,及时化解矛盾问题,形成育人合力。此次座谈会的成功召开,为克城镇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县关工委的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克城镇"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必将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突破,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更大力量,让每一个青少年都能在协同育人的阳光雨露中茁壮成长,书写更加美好的人生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