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4日,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和文化自信,在学校关工委、少工委和书法社团的精心策划与组织下,临汾市漪汾小学第一届百人现场书写大赛在寒意渐浓的隆冬时节拉开帷幕。在这个讲究快捷的时代,"提笔忘字"已成为不少人的困扰。如何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临汾市漪汾小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冬日暖阳的映照下,学校首届百人现场书法大赛精彩上演,为传统文化教育探索出一条创新路径。
参加活动的领导:尧都区关工委副主任、原尧都区文联主席刘琳,尧都区关工委办公室主任黄健、副主任王亚芳,山西省青年书法家申鸿,学校副校长韩薇莉,工会主席王丰出席,大队辅导员董晋喜主持。"这不仅是一场书法比赛,更是一堂生动的传统文化课。"尧都区关工委副主任刘琳这样评价。在他看来,当下的教育不能一味追求分数,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精神气质,书法教育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载体。
比赛现场,百名学生专注凝神,笔走龙蛇。从蘸墨、落笔到收笔,每一个动作都凝聚着对传统文化的敬意。青年书法家申鸿观察发现,不少学生的作品虽略显稚嫩,却透露出对书法艺术独特的理解,"这种理解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发自内心的文化认同"。
"书法不只是写字,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过程。"漪汾小学副校长韩薇莉介绍,学校将书法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掌握了书写技巧,更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涵养了品格。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活动的举办恰逢"双减"政策深入推进之际。如何让校园生活更有意义?漪汾小学的实践给出了启示:让传统文化走进课堂,既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又能提升其综合素质,实现了育人方式的创新突破。
展览现场的作品,或端庄秀丽,或遒劲有力,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但相同的是,每一幅作品都饱含着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这种文化认同,正是民族自信的重要基石。
"以书法为媒,以文化育人。"漪汾小学正在书写着一个个动人的教育故事。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处,学校找到了素质教育的新坐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开辟出一片沃土。古老的书法艺术,在漪汾小学焕发出新的生机。这不仅是一场成功的比赛,更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一次有益探索。相信在这片沃土上,会结出更多令人欣喜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