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单位主管

火炬育德网

  • 网站首页
  • 美育实践
  • 会员展播
  • 基层聚焦
  • 关工委风采
  • 文明创建
  • 道德模范
  • 助学圆梦
  • 政策法规
  • 校园内外
  • 文化交流
  • 志愿服务
  • 善举传递爱
  • 主题活动
  • 交警一线
  • 证件查询
  • 县市区
  • 首页
  • 美育实践
  • 会员展播
  • 基层聚焦
    频道栏目
    • 美育实践
    • 会员展播
    • 基层聚焦
    • 关工委风采
    • 文明创建
    • 道德模范
    • 助学圆梦
    • 政策法规
    • 校园内外
    • 文化交流
    • 志愿服务
    • 善举传递爱
    • 主题活动
    • 交警一线
    • 证件查询
    • 县市区
    县市区
    • 尧都区
    • 侯马市
    • 霍州市
    • 洪洞县
    • 襄汾县
    • 翼城县
    • 曲沃县
    • 汾西县
    • 隰县
    • 大宁县
    • 永和县
    • 蒲县
    • 吉县
    • 乡宁县
    • 安泽县
    • 古县
    • 浮山县
  • 尧都区
  • 侯马市
  • 霍州市
  • 洪洞县
  • 襄汾县
  • 翼城县
  • 曲沃县
  • 汾西县
  • 隰县
  • 大宁县
  • 永和县
  • 蒲县
  • 吉县
  • 乡宁县
  • 安泽县
  • 古县
  • 浮山县
当前位置: 主页 > 会员展播 >

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尊师重德 ——翼城城内千年古城文明印记(二)

来源:火炬育德网外联部发表时间:2018-07-20 10:28责任编辑:李丽

 传承古代文明 弘扬尊师重德

    尊师,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中国传统民居的堂屋中间一般供奉天地君亲师,可见师是仅仅次于父母的长辈。所以以前称呼老师都是师父,便是严师如父的意思。
    尊敬师长,尊敬教师。党中央曾经号召: 全党、全国、全社会都应该重视教育,尊敬教师,在整个社会形成强烈的尊师重教的社会舆论,使之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成为文明社会的一种标志。
    为了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师道精神”得以传承,翼城古城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积极响应研学实践教育活动,依托古城古翼韵旅游文化公司,开发了尊师重德研学路线,供广大中小学生探知和学习。相关景点介绍如下:
 
诵国学,守礼仪(古城省国学示范幼儿园)
     《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这就表明:幼儿期不仅是智力早期开发的重要阶段,更是塑造良好品质的关键时期。俗话说的好: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对青少年进行交往礼仪的培养,不仅塑造良好的性格,培养高尚的品德,也是21世纪青少年必备的基本素质,是青少年个体走向社会化的重要手段。
在该园通过《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经典诵读,让青少年知礼仪、学礼仪、用礼仪、守礼仪。
学关公 忠义勇(关帝庙)
      俗称小关帝庙,关帝庙建造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重修于1989年,在2012年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周边的环境进行了整治扩建。作为临汾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翼城县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建筑。在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和夜读《春秋》的历史故事,学习古代英雄勤奋、忠义、仁爱、勇敢的高尚品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另外,还有像镜心石和《风竹惊鹤图》这样的历史文物,预示人们为官清正廉明、不忘初心。
     寻根祖 溯源头(历史博物馆)
     历史博物馆图片、实物展示追溯唐尧文化、枣园文化、黄河文明、晋文化和霸国文化源头均在翼城。
  特别是古晋国究竟在何地?《七年级中国历史》终于给出了权威而明确的答案:晋在今山西翼城。
    教育部审定的2016年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关于《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一课,在讲述西周的分封制时,明确划出周初分封诸侯国分布图(P21页)和春秋争霸形势图(P29页),两张图都明确标注:晋在今山西翼城。
看牌楼 树雄心(木四牌坊)
    木四牌坊俗称木牌楼,位于城内村南十字街心,北与石四牌坊遥遥相对,为旌表科举成就功名者所建。重建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清康熙十五年(1676)、民国十四年(1925),1989年重新维修,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木四牌坊作为一种独特的纪念碑,它不仅建筑结构自成一格,别具风采,而且集雕刻、绘画、匾联文辞和书法等多种艺术于一身,和木四牌坊都是工艺品。独具魅力的造型和精美的雕刻给人以美的享受。它是古代普通民众向道德体系和意识形态理论皈依的标志。老师苦心教授学生桃李芬芳、母亲含辛茹苦照顾教育孩子长大成才……。细细读来,每一处牌坊都是一篇曲折回环的故事,都是一唱三叹余韵悠悠的乐章。
    木四牌坊上这些图案书画,象征科举及第、金榜题名。
等级制度森严的过去,立牌坊是一件极为隆重的事,并不是谁都可以立的。根据当时的规定,凡是进入国子监读书和获得举人以上功名
的人,方可经地方官府审核批准后,由官方出资建功名坊。青少年朋友们:‘’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志,则国志。‘ ’俗话说的好:“摸摸柱子状元及第,照照镜子青史留名”。大家摸摸擎天柱,好好学习,要像这擎天柱一杨争做国家顶梁柱。
拜祖师 学陶艺(上官云居)
    这里是明崇祯十六年进士——上官鉝(翼城城内村人)的故居。清顺治初授中书,后升陕西副考官、山西道副御史、光禄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使等职。在任职期间不畏权贵,勤政任事,嫉恶如仇,两袖清风。家庭方面,三兄弟相处和睦、团结友爱,俗话说的好:兄弟和心,其力断金。另外,研学团体可以在此“拜孔子,学礼仪”,体验国学的震撼。
树清风 爱人民(石四牌坊)
    史学迁,勤政爱民、廉洁奉公是我们学习榜样。石四牌坊就是史学迁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重修于清乾隆三十六年、民国十四年,2008年对顶部进行了维修,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四牌坊俗称石牌楼,位于城内村北十字街心,南与木牌坊遥遥相望。北面大额枋上题“衡文金吴”,小额坊上为“钦差巡按北直监察御史史学迁”,即指史学迁“督学江南”的事;南面大额枋上题“澄清江汉”,小额坊上为“巡按湖广监察御史史学迁”,即是指“巡察湖广屯田”事;东面大额枋上题“持斧畿甸”,小额枋为“钦差巡按直隶、山东、河南等处,督里屯田印务,监察御史史学迁”;西面大额坊上题“观风西土”,小额枋上题“钦差巡按监察御史史学迁”。此即指巡川陕盐茶事。
金钟鸣 警万里(金代钟楼)
    金代大钟,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中国的钟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洪钟发长夜,余响绕千峰”、“钟声警万里,鼓声 惠十方“,古钟已成为人们心目中崇高、美好的华夏文明象征。悠扬浑厚的钟声,使人领略到自然质朴的美,给人以警醒和启迪,自然成为正气、道义的象征。 
    这个钟是朝钟,鸣钟报时,文武百官上朝、百姓生息劳作均以此为度。俗话说:‘’敲敲钟 往上升‘’在民间广为流传!
    钟楼创建于明嘉靖年间,高十余米,平面近方形,下部砖砌台基长8.3米。宽4米,四边收分较大,中间为南北向的门洞。门额是明嘉靖年间知县鄢桂枝手书,南为“剪桐封国”,北为“潞公旧治”。上部立角柱四根支撑十字歇山顶,钟楼飞檐挑四角,可以窥视其神,击之,也可达到传声扩音效果。檐下设钟架,大钟悬挂其间。四面沿柱各设一拱门。钟楼砖砌剥蚀,飞檐坍损,但大钟依然耸居危楼之上,虽经八百余年,仍雄姿奕奕,铭文清晰,击之嗡然腾响,余韵绵绵,足见其铸造工艺之超凡。
文光万丈 笔点青云(翼中文峰塔、五魁塔)
    文峰塔与五魁塔位于翼城中学东南,原为县衙所设学宫附近,翼城中学就是在县衙的原址上建起的。
    文峰塔是古人祭祀文昌神所建之塔。明崇祯二年(1629)由邑令王允长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地震塌毁,同年署令金舜白重修。该塔为方形基座,园形塔身,五级密檐式,通高21米。在顶级四面设置佛龛。基座为天然石料砌成,塔身为砖砌实心,白灰浆粘合。第五级檐下四周施砖雕仿木斗棋八攒,每攒斗棋当心出麻叶头悬挂风铎,塔顶叠涩砖砌。塔刹为陶制宝珠。
五魁塔为祭祀奎星神所建,位于文峰塔西南20米处,清乾隆元年(1736)知县李居颐建。奎星(宿)为二十八宿之一,被附会为主管文运之神。因“魁”与“奎”同音,并有“首”意,故而,五魁塔也叫五奎塔。该塔为方形基座,园形塔身,五级密檐式,通高l5米。在顶级四面设佛龛,龛内悬挂风铎,基座为天然石料砌成,塔身为实心砖砌,白灰粘合。
    《翼中双塔赋》中写到:翼中双塔,文光万丈,笔点青云,钟毓一方,惠及当今。并学宫而馨香千世,匹文宣以教化万民。有道是,文章千古秀,做官一时荣,书中容天地,笔下走鲸鹏,敢期莘莘学子,映雪萤窗,明伦砥行,共探骊珠,各抒鸳锦。风云砺志发浩歌,自有魁星曜来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火炬育德网 晋ICP备19013605号

晋公网安备 14100202000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