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单位主管

火炬育德网

  • 网站首页
  • 美育实践
  • 会员展播
  • 基层聚焦
  • 关工委风采
  • 文明创建
  • 道德模范
  • 助学圆梦
  • 政策法规
  • 校园内外
  • 文化交流
  • 志愿服务
  • 善举传递爱
  • 主题活动
  • 交警一线
  • 证件查询
  • 县市区
  • 首页
  • 美育实践
  • 会员展播
  • 基层聚焦
    频道栏目
    • 美育实践
    • 会员展播
    • 基层聚焦
    • 关工委风采
    • 文明创建
    • 道德模范
    • 助学圆梦
    • 政策法规
    • 校园内外
    • 文化交流
    • 志愿服务
    • 善举传递爱
    • 主题活动
    • 交警一线
    • 证件查询
    • 县市区
    县市区
    • 尧都区
    • 侯马市
    • 霍州市
    • 洪洞县
    • 襄汾县
    • 翼城县
    • 曲沃县
    • 汾西县
    • 隰县
    • 大宁县
    • 永和县
    • 蒲县
    • 吉县
    • 乡宁县
    • 安泽县
    • 古县
    • 浮山县
  • 尧都区
  • 侯马市
  • 霍州市
  • 洪洞县
  • 襄汾县
  • 翼城县
  • 曲沃县
  • 汾西县
  • 隰县
  • 大宁县
  • 永和县
  • 蒲县
  • 吉县
  • 乡宁县
  • 安泽县
  • 古县
  • 浮山县
当前位置: 主页 > 会员展播 >

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尊师重德 ——翼城城内千年古城文明印记(一)

来源:火炬育德网外联部发表时间:2018-07-20 10:21责任编辑:李丽
翼城县唐兴镇城内村,位于翼城县城东南。公元930年,旧县城从故城村迁到现在的城内村,历经五代,宋,元,明,清,直到1953年县城才迁到北关村。在这千年的历史舞台上,它雍容华贵,婀娜多姿,叱咤风云,享誉三晋,仅文物古迹就不胜枚举,但在1938年日军侵略中,被 毁于一旦。今天带您去游览的,是仅存的几件宝贝,即“两庙两塔两牌坊,一亭一井古院落,一钟一碑一条街”,它是红色基因、尊师重德、古文化传承基地,让我们一起去品味那曾经的千年繁华、血雨腥风、梦想成真。
日寇入侵翼城展示
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
   “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导中小学生传承革命精神,凝聚力量,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做贡献。
日寇打仗失败后,焚烧后遗址
   什么是“传承红色基因”?一代代爱国英雄和仁人志士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铺就了一条条通往现实中国梦的道路。这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托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我们要做的就是传承这种精神,用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力量,使我们的民族不断振兴,实现伟大祖国的繁荣和富强;什么是“争做时代新人”?就是让我们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秉承先烈之意志,高举红色的火炬,继往开来,走完先辈们没有走完的路,走出我们这代人特有的路......
日寇打仗失败后,焚烧后遗址
    时代在前进,传承“红色基因”的方式也要与时俱进,有所创新。“红色基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们要“铭记历史,展望未来,让烈士精神与我们一路同行”;我们要勇于拼搏,迎难而上;要自强不息,独立自主;要刻苦学习,发奋图强,继承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爱党爱国,矢志不渝;要不忘历史之痛,心怀强国之志,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和练就建设祖国的本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报效祖国。让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血雨腥风   报国为民(烈士纪念亭、烈士陵园)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纪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保卫翼城山河壮烈牺牲的714名烈士,激励下一代缅怀烈士丰功伟绩,发奋图强建设翼城,县委、县政府在古城翼城中学校园敬立烈士纪念碑亭。碑亭占地576平方米,五柱撑梁坊,五角攒尖顶,高10米,围长19米,亭四面各有石阶拾级而上,中间五通石碑依次而竖。这就是闻名全县的翼中烈士纪念亭。烈士纪念亭自兴建以来,每逢清明时节,县直机关干部、各中小学师生,佩戴白花,纷纷来此拜谒,为烈士敬献花圈,成为全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7月,县委、县政府又在据翼城中学不远的南环路旁新建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烈士陵园一座,主体建筑有牌楼、纪念碑、碑亭、纪念馆、展览厅等。纪念碑高36米,镌刻着1031名先烈的英名,又为翼城增添了一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吃活水  念亲人( ‘’红井‘’院)
   ‘’ 红井‘’顾名思义,讲的就是毛泽东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改善水源,挖井的故事,激励我们传承老一辈革命家艰苦朴素、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解放以后,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革命英烈翼城入赘女婿赵宝成就是当初跟着毛泽东主席19名挖井人之一。曾经由于躲避敌人追捕,来到夫人石玉翠(翼城县第一位女共产党员)的家乡——翼城,并短暂居住于此,其牺牲以后故事就一直流传于民间。我们大家要学习他们“不忘初心,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老八路 讲革命(光荣院)
    这里是在乡复员军人休养生息的场所,村里人都亲切地称他们为“老八路”。其中,有一位叫常金屏的老人,在解放战争中,参加过上党战役、淮南战役、渡江战役、乌龙山剿匪以及昌都战役,曾获抗日英雄称号,履立战功,毛泽东、胡锦涛、习近平等国家领导分别接见或授予荣誉胸章。
常金屏老人是我们翼城的骄傲,同时也是革命故事大王,是我们“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宣传者,解放以来,一代一代青少年人听着他的革命故事步入青壮年,甚至老年。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火炬育德网 晋ICP备19013605号

晋公网安备 14100202000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