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5日,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几个人结伴而行,健步走向充满着无数学子梦想的学府——临汾一中。激动且充满期待……
伴随着慷慨激昂的《国歌》,一场班主任的视听盛宴拉开了序幕。聆听了六位讲师的课程,对我的思想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洗礼,解决了我平时工作的许多困惑。如果说,我开始当班主任,实属无奈。但现在,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重新的认识,我很乐意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
《孟子·尽心》中说:“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作为教师,获得天下英才并教育他们,让他们成才,是人生一大乐事,这是孟子的格局。我理解为“教书育人”是我人生的一大乐事。也许我的学生们并非是真正的英才,但他们在我眼中却是未来各个领域里面出色人才。
听了王宝寨讲师的《经典智慧与班级管理》,犹如给我的内心注入一剂强心针。他将中国传统文化深深植入到教育体系中去,使传统文化在教育实践中迸发出无穷的力量。他对于“道”的解释,即引导孩子遵循本性,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做到知行合一。而王老师对“知行合一”中“知”的解释更是让人耳目一新:知即良知。德育之旨就在于唤醒孩子内心的良知。而初中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里急剧变化的时期,情绪极不稳定,而且叛逆。对他们进行这样的良知德育,再合适不过了。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王老师将其与现代教育相融合,创新出德育立德树人的智慧。使中华传统文化可以教诲人,熏陶人,甚至塑造人。学习回来之后,我就开始让我的学生学习中国国学经典。从诵读《弟子规》开始,让孩子们在诵读经典中学会做人;在诵读经典中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诵读经典中自觉建设和谐文明校园,在诵读经典中成为社会需要的四有新人。
结束培训,在回家的路上,出租车司机问我们老师在培训什么,我们告诉他是班主任培训。司机师傅马上回应道:“班主任可重要呢,喜欢一个老师就喜欢上他的课”,后来他讲他读到初中毕业只遇到过一个位好班主任。我很好奇,问他那位班主任是什么样子的,他说他跟他们像朋友一样,陪伴着他们。他的话让我陷入了沉思:我是不是一个好班主任呢?同时我的脑海中马上浮现出他认为的好班主任的形象:像林老师那样的老师,像林老师那样的班主任。
“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这句话充分体现出教师身教的重要性。要想培养出四有新人,我们首先得做四有好教师。我觉得我现在做的还不够好,但我的心里有一盏明灯,时刻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这盏明灯,就是像林延霞老师那样的老师,一个幸福快乐的班主任,一个与学生融为一体的班主任。
我很感恩,感恩我的孩子们,让我有了成长为更好的老师的机会;我很感恩,感恩教育界的优秀班主任,教会孩子们幸福的能力,就像那位司机师傅一样,提起那位好班主任,脸上浮现的是笑容,这也许就是生命影响生命。我很感恩,感恩市教育局的这次培训,让我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四有好教师的标准更近了一点。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火炬育德网 晋ICP备190136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