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8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三中全会精神,推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落地生根,乡宁县关工委召开全县中小学(园)校家社协同育人座谈会,为构建新时代教育共同体探索新路径。
县关工委班子成员、“五老”代表、县教体局关工委、全县中小学家长学校负责人及家长总校新聘任的家庭教育指导教师60余人参加了会议。
县关工委副秘书长冯东令传达了省、市关工委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课题研究推进会精神
"家校共育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要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育人效果。"会上,与会代表结合基层实践,深入交流了协同育人的创新举措与思考。从城区到乡村,从幼儿园到高中,各校负责人分享了家长学校建设的特色做法:定期家访、家长会、亲子共读等常规举措已形成制度化模式,微信群、云课堂等新媒体平台也为家校沟通搭建起"数字桥梁"。然而,随着时代发展,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如何组建专业的家庭教育团队?如何科学应对学生心理问题?如何有效缓解家长育儿焦虑?这些都是与会者热议的话题。

针对这些难点问题,县关工委主任卫建平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化对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整合各方资源,充分发挥家校社协同机制作用;要用好"家长学校大讲堂"平台,突出"以德为先"导向;要关注特殊群体,因地制宜开展工作。值得关注的是,会议为16名家庭教育指导教师颁发聘任证书,这支专业化队伍的组建,标志着乡宁县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迈入新阶段。
县委教育工委委员、教体局关工委主任王晋俊在讲话中强调,要学习"五老"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立足实际开创协同育人新局面
县关工委副主任文宏亮主持会议并作了总结讲话
教育是一首需要多方合奏的交响曲。此次座谈会的召开,不仅搭建起经验交流的平台,更凝聚起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共识。与会人员表示,将以此为契机,通过扎实行动,建设校家社协同育人示范点,构建富有时代特色的教育新生态,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在"双减"政策深入推进、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乡宁县积极探索的“校家社、协同育人”新模式,为破解教育难题提供了有益经验。这种整合各方资源、凝聚育人合力的做法,必将为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