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就是方向,榜样就是旗帜。2022年8月2日,市关工委张作明主任、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李玉林莅临我县调研指导,在肯定我们工作成绩的同时,要求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46号文件《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精神和省、市关工委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紧密结合吉县实际,高质量地全面推进,高标准地培养典型,高水平地建设队伍,努力使关工委工作在全市有名次,在全省有名声,在全国有影响。去年以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中央两办《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省委两办《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实施意见》,按照张作明主任提出的“三高、三有”要求,坚持调查研究,发现典型、培养典型、宣传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引领带动作用,着力推进关工委工作高质量发展。

调研推广“亲子阅读”典型经验
“书是一颗小小的种子,当父母把它种在孩子的心田,再用耐心去浇灌,小小的种子就会爆发出勃勃生机,长成参天大树,启迪心灵,滋养智慧。”2022年,吉县示范幼儿园率先在家长中开展“书香润童年‘悦’读伴成长”亲子阅读活动,做到了四个坚持。即:坚持发挥园内图书室、班级图书角、“亲子阅读卡”的作用,为亲子阅读营造氛围;坚持表彰奖励“阅读小秀才”、“阅读小举人”、“阅读小进士”、“阅读小探花”、“阅读小榜眼”、“阅读小状元”、“最佳陪伴者”,激发孩子和家长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坚持举办讲故事活动,以活动促阅读,以阅读促活动。在“童心献礼二十大 经典筑梦向未来”讲故事展演活动中,评选表彰个人故事52个、亲子故事15个、师幼故事8个、情景剧14个;坚持鼓励家长撰写《书香润童心 ‘悦’读伴成长——亲子阅读征文》,在微信公众号分享,学习交流“亲子阅读”经验与体会。
2023年4月,县关工委领导班子成员深入示范幼儿园调研总结,随后召开全县幼儿园负责人参加的“亲子阅读”座谈会,学习推广示范幼儿园的经验,并在关工委微信工作群,分享了52位家长的经验和收获,编印了《书香润童心 ‘悦’读伴成长——亲子阅读征文集》1000册,赠送給全县幼儿园家长阅读,有效推进了亲子阅读活动的持续开展。让阅读的种子在家长和幼儿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调研推广“家风家教”典型经验
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心灵,塑造人格。王桂芳是一位两个女儿的母亲,多年来她坚持“让自己在家的学习影子,成为孩子在校学习奋斗的动力”。她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就陪伴孩子一起读书,和孩子一起成长。陪读路上,她改掉了自己的坏脾气,从指责到微笑、表扬,从抱怨再到鼓励、赏识;陪读路上,她熟背了一千多首唐诗宋词和毛主席诗词,读完四大名著,又背了四大名著里二百多首诗词,记了十多本笔记;陪读路上,她每天早晨朗朗的读书声是孩子的起床铃声。正是她的坚持得到了可喜的回报,如今大女儿正在读博士,二女儿正在上本科。今年5月我们专程走访王桂芳,详细了解她陪伴孩子读书的经验和体会,指导她撰写了家风家教故事《做一个智慧的陪读妈妈》,通过微信群宣传推介,许多家长阅读后受到触动和启发,表示要像王桂芳那样坚持读书学习,学会教育培养孩子。

为了宣传家风家教典型,汇聚榜样力量,培育时代新人。今年9月,我们在微信群发布关于编印《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征稿启事,受到社会各界的赞扬与支持,大家纷纷撰稿,我们通过关工委微信群和“隐人”公众号对部分作品进行展示交流,并精选了24篇共11万字,编印了《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一书。文章的作者有的是退休老干部、老教师,有的是在职干部、教师,有的是中小学生家长,他们采用写实的手法,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从不同侧面展现自己弘扬良好家风,培养教育孩子成长成才的亲身经历和感悟,为广大家长提供了家庭教育范例。 这些故事无论对家长对教育工作者,还是对孩子都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调研推广民办教育典型经验。
2007年1月,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美术系毕业学生张迎霞,创办假日民办艺术教育机构——童飞书画学校,主要开设4——16岁少儿美术、书法、创意美劳等课程。办学以来,学校秉承“传承文化艺术,提升孩子素养,培育时代新人”的办学宗旨,让孩子接受最前沿的书画艺术教育理念,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开发学生智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让孩子的心智得到全方位的健康成长。历年来,学校教育教学成绩斐然,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目前学校开设18个教学班,其中美术班10个,书法班8个,全部实行小班化教学,每班学生10至12名。共有专任教师8名,其中美术教师4名,书法教师3名,主管教师1名,学生242名。同时聘请本县书画名家、退休干部谭文选担任顾问,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指导。
2023年7月21日,县关工委主任陈榜立带领领导班子成员,到童飞书画学校,就如何发挥民办教育优势,开展艺术教育,培养孩子特长,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进行调研。调研中张迎霞同志介绍了办学情况,大家参观了学校的教学设施设备和各班的课堂教学、学生书画作品。座谈会上大家对该校采取分类施教的办学模式和取得的教学成果给以充分肯定,对张迎霞同志发挥专长、自主创业、传艺育人的精神给以高度评价。就如何进一步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调研后我们在网络宣传推广了童飞书画学校的办学经验,为青年自主创业和民办教育规范化办学树立了榜样。

调研推广创建“五好关工委”典型经验
2022年8月,我们在吉昌镇祖师庙社区召开了创建“五好关工委示范点”现场会,要求全县各基层关工委按照“五好、五有”(领导班子建设好、‘五老’作用发挥好、制度健全执行好、积极探索创新好、活动经常效果好;有阵地、有牌子、有版面、有办公设备、有学习资料)的标准,深入开展‘五好’关工委创建活动,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
会后屯里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确定专人负责,划拨专项经费,落实此项工作。2023年5月23日,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郝耀宗带领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屯里镇进行了调研指导。8月16日,县关工委主任陈榜立再次带领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屯里镇太度村,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关工委建设、建立完善关心下一代工作长效机制进行学习调研。调研中屯里镇党委书记王君宏、太度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支永亮等同志,带领大家参观了吉县伍度朝华乡村职业培训学校、太度“村德村史馆”。在“村德村史馆”,王书记详细介绍了太度村的新发展新变化和退休干部胡祖金发挥余热、关心教育下一代的感人事迹以及在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中“五老”发挥的突出作用。
座谈会上,大家畅谈学习收获,就太度村关工委工作经验进行研讨。多年来,太度村关心下一代工作之所以走在全县前列:一是学习一个好榜样。原县司法局干部胡祖金一九九0年退休回 到家乡,32年如一日,不忘初心、永葆本色,热心公益、关爱后代,持之以恒开展普法教育,为家乡文明和谐建设奉献余热。如今他虽然人已去世,但“胸怀家国事 情系下一代”的精神永存。二是弘扬一个好传统。太度村历任主干周吉祥、张家顺、李金泉等同志卸任不休息,加入关工委,继续献余热。三是建立一个好机制。太度村广纳贤才,壮大工作队伍,完善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开展关爱、帮扶、教育下一代的各项有益活动,让每一个孩子阳光向上,成才成器。四是举办一个好课堂。太度村发挥“村德村史馆”的作用,讲好党的故事、英模故事、乡贤故事,对青少年进行党史、国史、村史教育,引导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薪火,争做时代新人。五是开展一项好活动。太度村坚持每年重阳节统一给老年人过生日,评选表彰“好婆婆、好媳妇、孝顺子女、和谐家庭”,引导青少年传承孝老敬老传统美德。六是营造一个好氛围。太度村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广场文化、街道文化、庭院文化、太度秧歌,营造浓厚的乡村文化氛围,传播正能量,培育新风尚。

随后8月24日,县关工委召开基层关工委建设暨家、校、社协同育人研讨会。学习侯马市新田乡乔村和屯里镇太度村关工委工作经验,要求全县各基层关工委要大力开展“双学双创”活动,即“外学乔村,内学太度村、祖师庙社区;创建“五好”关工委、创办规范化家长学校。县关工委拟定2024年4月在屯里镇召开“双学双创”现场交流会,推进“五好关工委”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扑下身子搞调研、培育典型促发展,是推进关工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方法。在新的一年,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落实中办、国办《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实施意见》以及市关工委领导提出的“三高、三有”要求,深入基层调研指导,总结新经验,培育新亮点,树立新典型,让关工委工作繁花似锦,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