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在我市全面展开,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成效如何,首先要看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上是否下了真工夫。
我们只有在武装头脑上下了真工夫,才能在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上见真成效。
下真工夫就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用于指导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理论,这就要求我们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发展观。应当说,我们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是具备科学态度的。但确也有一些人还缺少科学的态度。比如,不是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而是把科学发展观当做包装;不是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而是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嘴巴;不是用科学发展观作为工作的指南,而是把科学发展观当成“一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不是如饥似渴的学习科学发展观,而是陷于应付,缺乏应有的热情。因此种种非科学的态度,不仅直接影响自身的学习效果,而且也有意无意地向他人辐射出消极因素。这些对待科学发展观的不科学的态度,既有思想认识层面的因素,也有思想作风方面的缘由。从思想认识层面看,就是对科学发展的认识不到位、不深刻。就思想作风而言,主要是政绩观不端。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上下真工夫,切实推动科学发展。
下真工夫就要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和重要组成部分,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精深,逻辑严谨,需要下大力气、下真工夫才能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则不可能得其要旨和真谛。对此,要把加强理论武装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深刻理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系统掌握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立场、观点、方法,着力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理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大意义要有战略高度。从战略高度认识问题,并不是要有意拔高,而是由科学发展观本身的战略地位和我们面对问题的错综复杂决定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是战略层面的指导,它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系列的有机构成,不是一般工作层面的指导,而是指明发展方向、解决发展理念、提供发展思路。如果认识高度上不去,实际上就是降低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弄不好还可能误读或曲解。
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要全面深刻。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句话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的集中概括。
全面深刻理解这四句话,既要把每句话理解透,又要注重其四位一体的整体性。同时要看到,四句话内在联系紧密、逻辑结构严谨,是以发展为主题,以人民利益为根本,以又好又快发展为实质,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以其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的展开为基本内容的系统的科学理论,达到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统一、加快发展与坚持党的根本宗旨的统一、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统一。
掌握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立场、观点、方法要力求系统。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发展领域的延伸,它具体表现为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它的掌握应当力求在系统上下工夫。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其立场、观点、方法是高度统一的。要系统掌握这种立场、观点、方法,就要学习和掌握科学发展观所依据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学习和掌握科学发展观依据这一世界观所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历史辩证法及其体现在科学发展观中的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和谐思维。力求系统掌握非一日之功,需要持之不懈坚持学习,深入理解,而只有做到系统掌握,才能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下真工夫就要抓好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是否下真工夫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试金石。下真工夫学习科学发展观,就应当像胡锦涛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实现“三个转化”,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求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转化为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真挚情感,转化为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自觉行动。
第一个层面的转化是直接向推动科学发展的转化。转化为坚强意志,前提是坚信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科学发展的理论,这就要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认识,并将这种认识转化为信念和意志,不管遇到什么样复杂情况都坚定不移;转化为正确思路,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与破解发展难题相结合,形成解决具体问题的路子和办法;转化为实际能力,就是要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本领,包括把握方向、科学决策、破解难题、统筹协调、凝聚民心等本领;转化为政策措施,就是要使科学发展观通过政策措施表现出来,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第二个层面的转化是向对人民真挚情感的转化。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理论形态,并不是纯粹的抽象物,而是贯注着人文精神,充满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这是因为,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样,都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理论。胡锦涛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但科学发展观能否转化为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真挚情感,不完全取决于科学发展观本身,还要看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体。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真学真信真心实践,使蕴含其中的情感因素得以充分体现。
第三个层面的转化是向党性修养和思想觉悟的转化。科学发展观既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思想武器,也是改造主观世界的思想武器。从改造主观世界来说,科学发展观对实践主体具有约束性要求,即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科学发展观是求真务实、为民谋利的发展观,它能否实现这种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取决于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思想觉悟。因此,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改造主观世界。这就要求下真工夫学习科学发展观,使科学发展观真正进入头脑,真正成为改造主观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